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舆情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卫生保障

老街变迁续写繁华

时间:2024-08-10 03:45:34 作者:佚名来源: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

  昌都市昌庆街:

  老街变迁续写繁华

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重大部署。

  漫步昌都市老城区,就有这样一条文化氛围浓郁、文旅深度融合的老街道,古朴的石板路,一栋栋藏式居民楼鳞次栉比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历史的荣光,这里就是昌都市人尽皆知的昌庆街。

  “道路宽不及两米,窄的地方甚至仅容一人通过”,这是老居民对昌庆街建设前街道旧貌的评价。

  1998年,昌庆街始建,历时两年,正式建成。

  昌庆街位于昌都市城区中心,占地2.95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4.31万平方米,全长200米,是一个集汉藏建筑造型于一体、融古今建筑风格于一身的特色建筑群。这里集居住、商业、旅游三大功能于一体,生活着汉、藏、回等多个民族群众,它的建设史,是昌都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。2002年,昌庆街获得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。

  昌庆街社区党支部书记向巴拉姆,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6年。她见过了这条街“落魄”的前身,更见证了它繁荣的当下。

  “一毕业我就在昌庆街社区工作,昌庆街刚建成便一跃成为当时昌都最火的街区,街道上各类基础设施应有尽有,更是吸引了很多单位来这边开展宣传活动。”向巴拉姆说。

  今年2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古文化街考察时指出,要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街区,使其在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中绽放异彩。

  为了让老街保持吸引力,2018年,卡若区投资111.87万元,开始对昌庆街的又一次提升改造。

  历时两年,翻新后昌庆街的面貌再次焕然一新。红色是昌庆街改造后的主色,清一色的古朴石板直通茶马广场,街道两侧则是具有藏式特色的商铺和居民楼。夜晚,街道中间橘黄色的灯光衬映得整条街更加漂亮。

  看着改造后街道中心刻着“加强民族团结  建设美丽西藏”大字的牌坊,卡若区城关镇网格员江村深有感触地说:“现在,这里不仅仅是一个街区,还是昌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阵地,昌都发展进步的印记、团结友爱的身影,都可以在这里找到。”

  张先友是昌庆街的商家,也是昌庆街社区流动党员,他经营着一家化妆品店,到现在已经9年。他说:“我来昌都十几年了,单从营商环境方面讲,这里是越来越好了,治安更是好上加好。”

  让城市留住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。昌庆街的变迁历史向广大市民和游客讲述了多姿多彩的昌都故事,诉说着昌都群众长久以来的心路历程。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xizang.gov.cn/xwzx_406/dsdt/202408/t20240809_429246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住建项目简介 | 本网招聘 | 本网概况 | 联系我们 | 会员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市管理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城市管理舆情网 yuqing.csgllb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7022879号-54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