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舆情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园林绿化

长春市建委:着力实施“一厂一策”提质增效工程

时间:2024-10-14 21:00:09 作者:佚名来源:吉林省人民政府

  

  “‘一厂一策’项目实施以来,长春市城市排水排涝能力和城市水环境质量极大提升,人民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、满足感不断增强。”近日,长春市建委相关负责人高兴地说。

  2022年以来,按照长春市政府统一部署,市建委围绕系统整治主城区合流制溢流污染,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,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,提高城市韧性,按照“源头减排+过程控制+末端优化”的系统性治理思路,针对东南、北郊、西部、南部、串湖五大污水处理系统9个行政区域、554平方公里服务片区,科学谋划了“一厂一策”提质增效工程。项目总投资80亿元,计划利用3年时间,实施六大类共计204项工程,包括污水处理厂改扩建、市政及小区雨污分流改造、排水管网清淤修复、排水泵站新建改造、地表行泄通道建设、河道水系恢复工程。

  城市排水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极大提升。源头减排,结合海绵城市建设,实施626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,建设海绵项目853个,实现源头“清污”分流。过程控制,实施52公里市政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,修复管线452公里,62处市政混错接摘除,挤出“外水”。末端优化,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4座(芳草街、南部、北郊三期、东南三期),污水日处理能力增加65万吨,总能力达到268.25万吨;完成南部至西部污水调配工程、芳草街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、东南污水处理厂进水管线切改等工程,强化污水收集处理,收集率由2022年的77.56%提高到2024年1月至5月的86.76%,实现旱季全处理,达到国家目标要求。

  城市水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提升。2023年以来,重点实施雨污分流改造、城区内涝积水治理等工程,截至2024年上半年,主城区共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改造114.42公里,其中,2023年96.64公里,包括新建污水管网73.29公里、合流制改造13.46公里、老旧污水管网改造9.89公里,超额完成2023年度计划任务;2024年17.78公里,包括新建污水管网11.75公里、合流制改造5.5公里、老旧污水管网改造0.53公里。城区市政吐口溢流污染入河进一步减少,伊通河、新凯河水质持续向好,2024年1月至5月,新凯河公主岭市、杨家崴子国控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Ⅳ类水标准。

  汛期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极大提升。通过实施新建6座排水泵站,提高了区域排水能力;恢复农大明沟、宋家明沟水系,消除排涝通道瓶颈,实现水系连通,扩展雨水自然调蓄空间。针对城区积水隐患位置,“一点一策”制定改造方案,实施地表行泄通道工程258处,重点治理了21处积水隐患位置,实施了新发路省委汽修门前、铁北二路与凯旋路交会、惠工路新业街、青年路等积水隐患点治理工程。经统计,2023年汛期城区积水隐患位置平均积水深度下降至20cm以下,平均退水时间小于0.5小时,没有发生大面积积水情况。

  今年以来,长春市建委正在以更高标准、更严要求、更大力度推动“一厂一策”工程建设,全年计划实施27公里市政排水管网及124个小区及单位雨污分流改造,清疏修复10公里市政排水管渠,建设2座雨水提升泵站等30项工程,进一步完善长春市排水设施。利用国债资金,推进排水防涝设施建设,投资4.2亿元购买50万立方米每小时的应急移动排涝设备,投资1.56亿元推进中心汇水区排水设施升级改造,大幅度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。

  同时,加快推进排水“厂网一体化”体制改革,加强智慧水务平台建设,实现厂、网、站、池一体化运行,科学指挥排水设施联调联运,全面提高运行效能,发挥管理的最大效益。(张和力李嘉楠)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jl.gov.cn/yaowen/202410/t20241012_3307416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住建项目简介 | 本网招聘 | 本网概况 | 联系我们 | 会员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市管理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城市管理舆情网 yuqing.csgllb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7022879号-54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