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 舒抒
“市中心环境确实很好,但租金成本还是很明显。”在日前举行的“上海硅巷”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启动仪式上,已经入驻“上海硅巷”科创街区的企业在谈到科创回归都市中心时坦言,当下,发展初期的科技企业最在乎的仍是租金、人才和税收政策三大主题。
2022年末,长宁区以定西路、愚园路和武夷路三条道路为中心,辐射江苏路、凯旋路、长宁路和延安路高架,将围合而成的片区定义为“上海硅巷”科创街区,以期实现城市更新与产业集聚的良性互动。硅巷街区内的存量商务楼、产业园区相继被改造为硅巷智谷、“硅巷No.1”众创空间、“上海硅巷”创客厅,为初创团队提供在市中心负担得起、交通便利、环境舒适的办公和研发空间。
历经两年发展,“上海硅巷”形成了一批更新载体,引进和巩固了包括西井科技、黑湖科技、禾赛科技等在内的行业领先企业。但伴随经济周期的挑战,“上海硅巷”也面临着一些现实挑战。
首批入驻硅巷智谷的矽睿科技是国内高质量传感器领域的头部企业。在矽睿科技行政事务负责人毛丽华看来,科技企业是否适合在中心城区发展,与企业的业务布局和所需的人才息息相关。“技术转化成产品,需要随时与市场交流,在市中心每天能拜访、接待的客户批次和便捷程度具有明显优势。”
但这似乎还不是“硅巷”最主要的“能量点”。
齐享视觉是一家从事可视化咨询、文化战略策划的咨询企业,创始人高伟今年将团队迁入硅巷街区办公后发现,一些科技企业的技术研发很先进,可企业在路演、与投资人对接时不擅长“讲故事”,在视觉包装方面始终“差口气”,在投资机会越发珍贵的大环境下显得有些“吃亏”。
长宁区借助辖区内大院大所、大企大园的科创资源,打造“上海硅巷”创新孵化平台,正是希望整合区人才工作局、区科委、华阳路街道以及华泰创投等部门和投融资机构的力量,吸引、孵化、培育一批新的高科技企业,提升“上海硅巷”科创街区的创新活力,让创新活力和实力更多地“被看见”。
高伟注意到,两年来“上海硅巷”持续举办了创新创业大赛、“硅巷早餐会”等特色活动,在市中心逐步形成了“无边界”的科创空间。成立满一年的“上海硅巷”党建联盟也成为产业资源对接、政府部门联系走访企业的交流平台。“早餐会等交流形式很受企业欢迎,可以让企业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加深彼此了解。”高伟说。
也有“硅巷”入驻企业建议,希望街区内的龙头企业能发挥产业带动作用,“霸气外露一点”,将街区内合适的初创团队吸纳进自己的产业生态链。记者注意到,启动仪式现场,不少企业就对入驻海粟文化广场的禾赛科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作为自动驾驶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军企业,禾赛科技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支持高级辅助驾驶系统(ADAS)的乘用车和商用车、自动驾驶汽车以及无人配送车等各类智能机器人应用。
还有企业代表直言,期待政府能通过产业基金等多种形式参投硅巷企业,一方面给予企业更多信心,另一方面也为其他等待孵化和投资的企业“打样”,了解“被看好”的企业所应具备的特质。
当“耐心资本”日渐珍贵,“上海硅巷”能否拿出更加亮眼的政策和激励举措、让企业更有感受度的服务执行力,这是步入《长宁区全面推进“上海硅巷”科创街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(2023—2025年)》收官年后,长宁接下来要回答的问题。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市管理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城市管理舆情网 yuqing.csgllb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