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舆情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卫生保障

怒江河畔的陶艺传承

时间:2024-12-10 22:34:47 作者:佚名来源: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

  怒江河畔的陶艺传承

  —走访那曲市比如县比如镇尼囊村合作社

  记者 赵书彬

  冬日里的那曲市比如县怒江之畔,树木早已褪去了青翠,反倒山峦和田地的土红色、土黄色变得格外显眼。

  近年来,比如镇尼囊村的陶艺制作颇有名气。精美的技艺、古朴的造型,融入了新的审美需求,让出现在各大展销会上的尼囊陶器很快被抢购一空。记者慕名而来,寻访隐藏在高山峡谷里的“非遗”新风采、发展新景象。

  从比如县城过桥、钻入小山沟里,不久便见一村。村委会旁,一栋房屋上悬挂着“非遗扶贫就业工坊”牌子。透过窗户,展览架上满是各色陶器作品,引人注目。

  “尼囊村有些偏僻,之前也没有什么名气,但自从成立了曲桑陶器合作社,有很多人慕名而来。”尼囊村农牧专干仁青桑布一边介绍,一边把记者带进工坊。

  选土、和泥、制坯、成型、阴干、烧制……经过一道道工序,一件件尼陶作品便成型了。摆在展览架上的尼陶工艺品有酥油罐、陶锅、酥油茶壶、热茶炉、青稞酒壶、花盆、香插等,还有紫砂壶造型的成套茶具,造型精美,典雅古朴。

  2015年,为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,在尼囊村“两委”班子的带领下,由村致富带头人达祖牵头,正式成立了“比如镇尼囊村曲桑陶器然布经济合作社”。成立之初,由于资金有限,动员尼囊村每户集资2万元才初步建成。

  2018年,经过用心经营,实现村民每户集资的2万元资金回本。2019年,该合作组织总体收益40余万元,其中陶器产品单项收益就达16万元,年底每户分红约6000元,带领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。

  “刚开始产品名气小,合作社始终无法产生更多效益。”合作社负责人达祖介绍说,在政府有关部门组织下,选派村里的制陶艺人前往云南的制陶厂参观学习,扬长补短,并对现有的原料选用、制陶工艺等进行改良,产品质量不断向精细化迈进。

  随后,通过先后参与三届“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”活动,合作社逐步打响了知名度,传统手工陶器绽放了新的光彩。2022年,尼囊村陶器被纳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随着不断发展,2022年,合作社新建了厂房,为传统手工艺创造了更好的发展环境。

  目前,合作社带动6人学习传承制陶手艺并就业,他们每人每天可以挣300元。

  达祖说:“陶器文化在今天依旧散发着它的光芒,我们也会将这项技艺传承并发扬下去。”

  时节变换中,土地在休养积蓄着春天的力量。时光流转中,泥土在勤劳的双手和精湛的技艺下,变化成一座座夯土民居,衬托着整个河谷。时代发展中,尼囊村与泥土的故事还在继续……
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xizang.gov.cn/xwzx_406/dsdt/202412/t20241210_451300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
住建项目简介 | 本网招聘 | 本网概况 | 联系我们 | 会员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市管理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城市管理舆情网 yuqing.csgllb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7022879号-54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