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 城市管理舆情网!

当前所在:首页 > 市容环卫

兰州新区获批十三年擘画“人民城市”幸福底色

时间:2025-08-21 11:02:03 作者:来源:兰州日报

  花海骑行

  翩翩起舞

  环城绿道串联起一幅幅生态美景,一栋栋保障住房托起新市民的安居梦,城市交通“主动脉”畅达四方,“一刻钟便民圈”触手可及……这些居民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感受得到的变化,正是兰州新区聚焦产城融合发展,促进城市功能完善,加快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生动答卷。获批建设发展十三年来,新区以一项项饱含温度的民生工程,精心描绘着“人民城市”的幸福底色,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新区愈发可触可感。

  生态优先

  打造城市最美底色

  清晨,新区百花公园里晨练的老人穿过林荫小道,栖霞湖畔的市民漫步赏景,向日葵花海中游客在缤纷花丛前拍照留念……如今的兰州新区,“推窗见绿,出门进园”成为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日常。

  走在新区的大街小巷,绿意葱茏,花香四溢。近年来,新区创新实施“双线并进”生态治理策略,大力推广“生态修复+”综合治理模式,将生态治理与现代农业、优质林草种植、城镇发展深度融合。兰西城市群生态建设行动及“省门第一道”绿色走廊工程扎实推进,建成百花公园、文曲湖公园、临港花海等11个城市公园及口袋绿地,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100万平方米,城市绿化率从5%跃升至36%,湿地、绿廊、花海贯通的生态格局全面形成。

  在秦王川国家级湿地公园,芦苇摇曳,水鸟翩跹。“这几年,公园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植物种类越来越丰富,鸟儿也越来越多了。”经常来公园散步的张福满老人笑着说。目前,秦王川国家级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已达到161种,动物种类106种,生态效益显著提升。

  家住恒裕湖畔的居民陈璐经常带着孩子到百花公园散步。“现在家门口的公园设施齐全,花草繁茂,让人心情愉悦。”陈璐说,“新区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,我们在这生活得越来越舒心了。”

  服务升级

  让一张张“民生清单”变“幸福清单”

  漫步在兰州新区瑞岭名郡小区周边,早餐店、果蔬店、洗衣店、家政服务中心、快递驿站……10多种便民业态可以满足居民日常所需。“自从去年入住这个小区,除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物业公司的优质服务,最让我满意的就是小区周边的配套设施,日常生活有啥需求,都能在家门口解决。”家住瑞岭名郡小区的王春梅告诉记者。

  近年来,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将“15分钟生活圈”理念融入社区设计,因地制宜建设了一大批服务业态丰富、文化底蕴浓厚的便民生活圈,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购物、休闲、健身、问诊、居家养老等需求均可在家门口实现“一站式满足”。

  走进栖霞中心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老人们其乐融融地聚在一起画画、打牌、下棋。70多岁的张奶奶与几位老伙伴一起学习绘画,不时交流着学习心得,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。“以前小区里没有活动的地方,我很少出门;现在有了养老服务中心,各种娱乐设施齐全,还经常组织开展活动,我们老年人的生活也丰富了起来。”张奶奶说,参加活动后,中午还能在方家坡社区幸福食堂用餐,再也不用为每天做什么饭、吃什么饭而发愁了。

  居住环境和社区服务之外,孩子们的教育无疑是新市民最大的民生期待。

  近年来,新区不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,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中小学和幼儿园,满足新区居民子女就近入学需求;通过建设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,提升医疗服务水平,保障居民基本医疗需求;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织密民生安全网,让一张张“民生清单”变“幸福清单”。

  安居圆梦

  从“住有所居”迈向“住有优居”

  城市建设,民生为要。

  十三年来,兰州新区持续高水平推进城市更新建设,完善城市功能,从住有所居到安居乐业,越来越多的“飞鸟”落户安居兰州新区。

  正在施工的中川镇新安社区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场,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目前,该项目25栋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全面封顶,正式转入二次结构及装饰装修施工阶段。项目建成后,可有效增加新区基本住房供给,满足市民、青年人住房需求,对带动产业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、吸引更多人口向新区集聚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“以前住的老房子条件不好,现在赶上城中村改造政策,分到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,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!”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安置分房的王女士这样说。2017年来到新区工作的山东人王昕早已在新区安居。这名操着外地口音的外乡人,却是新区近几年发展的亲历者、见证者,“新区这几年各方面的发展都很迅速,无论是在城市建设、配套设施以及人文景观各方面,比我刚来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变化。”

  为解决城镇中等偏下收入家庭、新就业职工、外来务工人员、新市民等群体的住房需求,截至2024年底,新区累计建设保障房7.62万套,并通过不断强化管理、完善机制,使越来越多的住房困难家庭圆了安居梦。

  安居圆梦的同时,品质提升的住房项目也在不断涌现。新区首个第四代住宅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新区人居环境的新变化。“户户有庭院、家家有花园”的立体建筑模式,打破了传统住宅空间局限,让绿色生态融入居住日常。

  此外,同步搭建的智慧化管理平台与便民化服务网络,覆盖健康监测、社区安防、生活服务等场景,精准响应居民品质生活需求。一项项事关社会经济发展、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建成投用,新区城市面貌明显改善,万千家庭正在兰州新区从“住有所居”迈向“住有优居”。

  引进人才

  奋力打造逐梦之地、圆梦之城

  就业,是最大的民生。

  十三年来,兰州新区始终把青年人才作为城市发展的“第一资源”,全面提高服务青年人才的质量和水平,确保青年人才有用武之地、无后顾之忧,努力将这座城市打造成为青年人才的逐梦之地、圆梦之城。

  8月6日,产业人才专场招聘会在兰州新区孵化大厦举行。这场人才盛宴不仅吸引了197家新区优质企业线下“招贤纳士”,更汇聚了1.6万名怀揣梦想的求职者,现场人潮涌动,青春与机遇激情碰撞。

  招聘现场名企云集、人头攒动,兰石重装、海亮新材、耀望化工等龙头企业悉数到场,共同编织起先进装备制造、绿色化工、新能源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现代农业、商贸物流六大重点产业链的“人才图谱”。4551个优质岗位虚位以待,精准覆盖从技术蓝领到专业技术人员的多元需求,为青年人才铺就广阔的职业通道。

  “新区机会真不少!我已投了几份新媒体运营主播的简历,有企业已通知我面试了。”湖南工业大学应届毕业生李敏专程从定西赶来新区参加招聘会。同样跨城而来的白银求职者肖彦虎告诉记者,能在现场和招聘单位面对面沟通,效率和成功率会更高,“我投了操作工和巡检岗,新区搭建的这个平台很给力。”“现场仅一个小时就收到30多份简历,经验人才和应届生兼有,巡检、操作工和会计岗位最受追捧。作为去年落地的新企业,这类招聘会正是我们急需的‘及时雨’。”甘肃博洲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综合部主任张美艳说。

  “此次招聘会首次引入AI智慧就业服务,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算法,依托人工智能的解析能力,提供一岗一简历、岗位匹配、面试指导等服务。构建起涵盖简历优化、能力测评、模拟面试、智能匹配的全链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,为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赋能。”兰州新区人才服务中心有限公司经理孟生蕤说。

  据统计,此次招聘会线上线下发力共收到简历逾1.7万份,初步达成就业意向4504人,吸引12.8万人次“云端”围观、互动咨询,为更多愿意来新区创业干事的青年人搭建平台。近五年来,兰州新区组织各类人才智力交流大会、企业巡回校园招聘等各类引才活动180余场,8500余家企业参与,数十万高校毕业生“线上+线下”应聘,吸引6万余名优秀人才汇聚新区。

  十三年耕耘不辍,民生底色愈发鲜明。如今,商业综合体、产业园区、生态居住区错落有致。漫步在新区街头,处处皆可邂逅盎然绿意和如画景致。一座功能完备、生态宜居、活力四射且独具魅力的现代化美丽新城正加速崛起。

本网概况 | 联系我们 | 会员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免责声明 | 住建项目简介 | 本网招聘
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市管理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
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城市管理舆情网 yuqing.csgllb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京ICP备17022879号-54
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