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影摄影指导、监制曹郁:
电影是梦的艺术
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慧玲
从电影《可可西里》的荒芜之美,到《解密》的亦真亦幻,他用镜头筑梦,帧帧如画;他的影像风格独树一帜,“诗意的写实主义”让现实与梦幻在银幕上共舞。12月8日,电影摄影指导、监制曹郁亮相第六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大师班,点燃了全场气氛。
从回归电影行业的初心,到点燃创作热情的瞬间;从钻研前沿技术的心得,到确立个人风格的思考;从光影背后的人生感悟,到对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展望……当天,曹郁以“我的光影世界”为主题,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、分享艺术见解。
“我认为电影就是梦的艺术,在艺术类型里没有比它更像梦了。”在曹郁看来,没有所谓的真实电影,即便是特别写实的电影,也只是一种创作风格,纪录片同样需要选择和剪辑,时间也是非线性的。
“电影也是视听的艺术,视觉不仅仅局限于摄影,演员的表现、美术设计、剪辑等都是视觉的一部分。”曹郁说,如果电影在视听上不出色,那么观众完全可以在网络上看电影,就没有必要走进影院。
于曹郁而言,《可可西里》是他第一部真正进入电影行业的电影。“这是一部很难拍的电影,我甚至产生了恐惧感。”曹郁回忆,由于环境限制,当时几乎只能用最传统的方式拍摄,仅有两台摄影机、三个镜头。到底怎么拍,他困惑了许久。
站在海拔5000多米的高峰,置身于震慑人心的大自然,曹郁找到了答案——大自然是拍摄的主体,要顺着大自然的感觉拍。曹郁认为,阴郁是《可可西里》剧本故事的基调,为了体现这一基调,他选择不同时间和不同气候拍摄。
《可可西里》带给曹郁的意义不仅仅是第一次获得电影奖项,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让他的内心打开了。“我终于明白,摄影的好坏不光是造型能力、技术手段等,能否读懂剧作、贴合剧作,才是关键。”
从《可可西里》《八佰》到《解密》,曹郁的作品中所展现的光影交织让观众印象深刻。曹郁认为,拍摄电影还要有“胡来”的勇气,“当然,所谓的‘胡来’必须是有利于主题的发展。”例如,拍摄《南京!南京!》时,曹郁向导演陆川大胆提出用黑白的影像风格,并且采用肩扛摄影的方式。这一决定虽然有些冒险,但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。
摄影与技术之间相辅相成,摄影推动技术的发展,技术也推动了摄影的进步。针对“摄影,在科技加持下我们需要坚持哪些方面?”这一问题,曹郁认为,首先要坚持“技术就是艺术,艺术就是技术”这一准则,其次是要有永远的激情,只有真正热烈地表达自己,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。
(海南日报三亚12月9日电)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城市管理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。
北京政讯通网络传媒中心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城市管理舆情网 yuqing.csgllb.org.cn 版权所有。
联系电话:010-56232582 13391776757 010-56278284 13366461258 010-53386795
监督电话:18610822936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
邮箱:qgzfyjsfzdyzx@163.com 客服QQ:321579164 通联QQ:3115014313